大监督|当官就不要想发财

  • 2025-03-03 16:52
  • 发阅读:
  • 字体:默认超大

前不久,媒体披露了四川省阆中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原主任郑苑平严重违纪违法案相关细节。作为一把手的郑苑平,其不仅利用职务之便,在项目评审进度调控、工程造价核定等方面为商人老板提供帮助,还不务正业,带头组成敛财团队”“揽私活”“赚外快,从协审项目捞回扣,把财评中心变成了挂着国家单位牌子的营利机构。郑苑平最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现实中,揽私活”“赚外快,违规兼职取酬者也不鲜见。他们将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视为圭臬,有的挂证取酬搞副业,空手套白狼;有的隐形兼职,柜台下交易;有的借理财名义圈钱,违规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以外的领域。公职人员违规兼职取酬是典型的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不仅违纪违法,催生权钱交易和利益输送,更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带来的后果不容小觑。

行使公权力的党员干部,如果在官行商、明官暗商,一边吃着公家饭,利用公家资源结交的社会关系揽私活,一边拿着国家发放的薪酬在外挣快钱,就是以权谋私、公权滥用,根子在于思想上没有厘清当官与发财的界限,行动上犯了糊涂,最终也必将为此受到纪法严惩。《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均对此作出相应规定,这些都是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划出的纪法红线,必须严格遵守。

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为官发财,理应两道,这是古往今来的为官做人之道。明代汪汝达将守着常俸、不贪俸外视为做官的操守,离任时断然拒绝下属官吏送来的平日收缴的罚金。当官发财与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更是格格不入。吉鸿昌把当官即不许发财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烧制,并发给全体官兵。如此碗铭,字字珠玑,垂范千古。方志敏不幸被捕后,国民党军士兵知道他是共产党的重要干部,认为他钱一定不少,想趁机捞一把,可搜遍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找到一文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义正词严地说道,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当官不是发财的岗位,两头占必然两头空,选择为官从政就不要滋生在从政中发财的念头。

断掉当官发财的念头,靠他律更靠自律。在从制度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摒弃身外之物,拒绝不义之财,手握公权,当专心公务,将当官即不许发财作为从政的底线始终坚守践行。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根本,才能避免走向歧途,才不会丢掉为官者的本分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